“健康素養”66+2科普話題之五:每個人都應當關愛、幫助、不歧視病殘人員
日期:2022-01-29 閱讀數:
面對弱勢群體的病殘人員,人們是關愛、幫助?還是冷漠,甚至歧視?《中國公民健康素養—基本知識與技能》第一部分,關于基本知識和理念中的第五條,明確了“每個人都應當關愛、幫助、不歧視病殘人員”。
艾滋病、乙肝等傳染病病原攜帶者,精神障礙患者,殘疾人都應得到人們的理解、關愛和幫助,這不僅是預防、控制疾病流行的重要措施,也是人類文明的表現,更是經濟、社會發展的需要。在生活、工作、學習中,要接納艾滋病、乙肝等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和患者,不要讓他們感受到任何歧視。要鼓勵他們和疾病作斗爭,積極參與疾病的防治工作。對精神障礙患者,要積極幫助他們回歸家庭、社區和社會;患者的家庭成員要積極幫助他們接受治療和康復訓練,擔負起照料和監護責任。對殘疾人和康復后的精神障礙患者,單位和學校應該理解、關心和接納他們,為他們提供適當的工作和學習條件。
關愛就是關心愛護。關愛是一場春雨,給人心田的滋潤。關愛是一個微笑,給人親切的關懷。關愛是一灣清泉,給人心靈的洗滌。關愛之心是一種品德,也是一種境界,更是一種態度。幫助是替人出力、出主意或給以物質上、精神上的支援。理解是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行為動作的認知,是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包含寬容以及愛護;理解還是處理人際關系交友和家庭親戚關系的基礎。
病殘人員屬于弱勢群體,需要全社會的關愛和幫助。病殘人員在學習、生活中的困難,要求人們設身處地地為病殘人員著想,他們需要正常人的幫助,特別是在精神上更需要人們的同情和尊重。我們要向病殘人員獻上自己的一片愛心,幫助病殘人員解決他們學習、生活中的困難,使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照和溫暖。
教育人們對病殘人員做到不歧視,這是和諧社會的文明表現。比如,由于艾滋病、性傳播傳染病傳染途徑的特殊性以及對該類疾病的認識不夠,人們往往容易對感染者或患者進行道德判斷,把這類疾病與不良行為聯系起來,從而對感染者或患者個人甚至其家庭產生歧視。而感染者或患者出于恐懼,往往不敢暴露自己的檢測結果,或延遲尋求治療,從而影響疾病的盡早治療,并可能加重家庭和社會的負擔。另一方面,由于目前還沒有治愈艾滋病的方法,病毒感染或患者心理上會有很大的壓力,并可能以不同的態度接受患病的現實。在面臨歧視時,有可能產生自卑、絕望、憤怒甚至報復的想法。因此,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的歧視,不僅不利于預防和控制艾滋病,還會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。
理解、關愛、幫助病殘人員,就是提高健康素養,同時還要激勵病殘人員自強自立,這是社會適應健康的客觀要求,也是提高健康素養的客觀要求。關注引導病殘人員要勇敢地同疾病和殘疾做抗爭,教育他們懂得自強自立的重大意義。自強不息,才能自強自立。“自強不息”一詞出于中華文化最早經典之一的《周易》一書。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”,意思是說:自然按照一定的規律運動,剛勁強健;君子為人處世,也應像天按照天道運行不息一樣,自我努力學習,不斷追求進步,剛毅堅卓,發憤圖強,不屈不撓,永不停息。